天鹅绒是以绒经在织物表面形成绒圈或绒毛的丝织物名称。又名漳绒,起源于中国福建省漳州地区。明代生产量很大,是中国传统面料之一。北京明定陵出土的双面天鹅绒四合如意绣龙补女装和蓝色单面天鹅绒女装有花和素两种。 丝绒原料为22~30茧甲级原丝,蚕丝为经,棉纱为纬交织地。丝绸或人造丝起绒圈。经纬都是先经脱胶或半脱胶、染色,加后织造。 精梳棉纱制成的天鹅绒效果好,但成本相对较高。普梳纱生产的棉天鹅绒,有时死棉和棉结现象明显,外观类似剪毛不清。除棉成分外,还有一些毛圈纱采用80%棉+20%涤混纺纱。 棉天鹅绒是一种特殊的织物,一般采用两种方式生产:一种是用反包毛巾机织造,然后经过剪毛过程;二是直接用开剪的毛圈反包机编织,直接在圆机上切割成圈的毛圈。 第一种方式生产时,注意毛圈高度控制在2.5~3.0cm,毛圈太低,剪毛时不容易剪掉;如果毛圈太高,剪毛时损失太大。通常坯布剪毛都要经过两次,绝大多数毛圈第一次开剪,第二次修剪保证全部开剪。 有些要求毛圈纱和地纱扭向相反,以改善纬度。其实没必要,因为地纱在天鹅绒的弹性和组织行态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地纱如果是涤纶,定型时很容易克服纬度。此外,反包毛巾机的路数一般较少,纬斜不明显。 编织前除要严格控制棉纱捻度的稳定性外,还要注意毛圈的垂直状态和尖尖状况。如果毛圈头不够尖,剪毛损失会增加。另外,底布必须做成单面丝盖棉的效果,如果棉纱盖过了地丝,则不仅剪毛损失增加,而且容易造成低毛圈,不能剪裁,导致织物报废。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858.html |